一、智慧渔政禁捕系统的目标与核心业务模块
智慧渔政禁捕系统有着明确且重要的目标,旨在建设疑似偷捕行为分析、可疑船只分析、黑名单人员预警、高清视频监控、雷视联动预警、全景监控和渔政执法管理等几大能力,以此来全方位保障重点水域的禁渔工作顺利开展。
基于这些目标,系统精心设计了多维智能感知、全域指挥调度、执法全程追溯、案件衔接归档等核心业务模块。通过这些模块,系统能够对重点水域河道、沿岸堤坝违法人员及渔船等监管对象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助力渔政执法部门有力地依法严厉查处水生生物保护区内各类非法捕捞行为,为水生生物营造安全的生存环境,守护重点河道的禁渔秩序。
二、系统的架构与设计原则
平台秉持 “高内聚、松耦合” 的设计原则以及顶层模块化设计的思想,采用了 SOA 架构。在这样的架构下,平台提供统一的服务管理,各个应用或子系统,以及功能模块的服务端皆以独立服务方式提供并注册到平台。这种架构赋予了系统良好的伸缩性和强大的业务扩展能力,确保系统不仅符合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更能适应未来应用动态升级的需要,使其可以在不断变化的渔政执法环境中始终保持高效、可靠的运行状态。
智慧渔政禁捕系统由前端采集子系统、网络传输系统和后端管理子系统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相互协作,共同发挥作用。
前端采集子系统主要包含了多种安星的先进设备,如安星中载 / 重载(激光)云台、安星双光谱热成像系列摄像机、船载系列激光夜视仪、小目标雷达、智慧广播等。这些设备各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共同为前端的数据采集奠定基础。
其中,安星双光谱热成像系列摄像机采集的视频数据及分析结果数据会通过网络传输至后端管理子系统进行存储。利用平台软件,工作人员能够对视频、雷达监控画面进行预览与回放,并且可以对疑似捕捞船报警信息、过船流量信息、船只行驶轨迹等关键内容进行统计与展现,为后续的执法判断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
通过在重点水域建设热成像光电监控系统,能够自动检测过往船只并抓拍留存图像,这一功能极大地替代了人工盯守岗位,同时为执法提供了有效证据。安星热成像双光谱摄像机具备热成像机芯与可见光机芯两种机芯,因此可采集到热成像视频图像与可见光视频图像两种图像,以满足不同业务应用需求。
在能见度情况良好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利用可见光视频查看船舶详细情况;而在能见度较差的天气情况以及夜间低照度环境下,则可利用热成像视频图像查看船舶轮廓及动态信息。尤其对于重点保护区或禁渔区域,利用安星热成像摄像机和激光夜视仪可以实现 24 小时实时监测禁渔区渔船的闯入状态,并且能够很好地规避船员可能会采取的各种 “小动作”,让非法捕捞行为无所遁形。
系统具备科学有效的船只异动检测方式,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在视频画面中划定矩形检测区域;接着,在划定的矩形检测区域内添加检测线;当安星前端摄像机检测到发动机高温时将自动进行标注框(绿色);而当被标注的船只通过检测线时,原本 “绿色” 的标注框即变为更显眼的 “红色” 标注框,意味着已经检测到船只闯入,以此来精准地判断船只的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非法捕捞行为。
因疑似在进行捕捞作业的船只有一定的特征,系统还可以通过在设备中设置一些合适的逻辑策略进行筛选过滤。比如,从事非法捕捞的船只往往偏小型化,同时在该河段 / 湖泊内经常会有采砂船、轮渡船、货船等大型船只经过,所以,可以通过过滤大型船只(船长在 20 米以上),只针对一些小型船只(船长在 3 - 10 米之间)进行监测报警;也可通过船速进行过滤,当捕捞船在作业时,往往行驶速度较慢或停在水面上,那么便可以根据船速(比如设置船速低于 2 米 / 秒的条件)来进一步筛选可能会发生捕捞行为的船只,通过这样的方式排除掉一些不必要的报警事件,提高执法监测的精准性和效率。
热成像全程水域监控有着清晰明确的流程,先是热成像摄像机发现船只进入区域,随即发出报警,提示疑似偷鱼情况发生;接着进行视频复核判断,确认情况是否属实;一旦核实,渔政队伍便出动;然后执行抓捕行动;最后抓捕归来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并开展教育工作,通过这样完整的流程确保对非法捕捞行为进行有效的打击和处理。
总之,安星产品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多样的功能,在智慧渔政禁捕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方位助力水生生物保护以及重点河道禁渔工作的扎实推进,为维护水域生态平衡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强大的力量。